(学科门类:理学 一级学科代码:0705 一级学科名称:地理学)
(二级学科代码:070501 二级学科名称:自然地理学)
一、学科简介
自然地理学以地球表层,即自然地理环境为研究对象。自然地理学是把组成自然环境的各种要素相互联系起来进行研究,以阐明自然环境的整体,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间的结构、功能、物质迁移、能量转换、动态演变以及地域分异规律。现代自然地理学着重研究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的过程机制及其响应体系。尤其重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作用,并应用地理系统的原理,探讨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和全球变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人口、资源、环境与区域开发之间的协调发展等问题。本学科点现有专任教师18人,其中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教授11人,副教授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2人,聚集了一群在自然地理学、自然资源学、灾害学、区域经济学和城乡规划等方面具有良好研究基础的优秀人才,有明显的人才优势。另外,本学科点地处湖南亚热带地区,具有明显的地域优势。
二、培养目标
1. 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2. 具有坚实自然地理学理论与研究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
3. 充分了解自然地理学学科前沿,熟练掌握自然地理学研究方法和技能,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三、学制与学习年限
博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全脱产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为3-6年。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学习的年限为4-6年。以上均不含休学时间。
四、本专业研究方向及简介
1.亚热带环境变化的区域响应及趋势预测
本研究方向以亚热带季风区水循环和环境变化为核心内容,研究包括洞庭湖流域在内的亚热带季风区环境和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对区域环境和气候变化影响的机理,揭示了区域环境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并预测未来环境变化趋势。该研究方向现有教授3名,副教授1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人。方向负责人为章新平教授。已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主持和参加了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知识创新、国际地理联合会(IGU)核心计划START、中日政府间科技合作等27个研究项目。
2. 洞庭湖流域河湖作用机理及其效应
本研究方向聚焦于洞庭湖流域自然驱动力与人为驱动力耦合作用的复杂性、典型性与多样性等地域特色,重点开展流域河湖作用机理、自然灾害预警和水资源评价等科学问题的研究以及湖区洪灾综合风险评估。该研究方向现有教授2名,副教授2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人。方向负责人为毛德华教授。已发表论文70余篇,出版专著5部、教材6部,获省部级奖3项。主持完成省部级项目5项,参与完成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等研究项目7项。
3. 亚热带典型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本研究方向以地理学和资源科学基本原理为指导,以湖南省为典型区域,研究近5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洞庭湖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具体表现形式与空间差异、城市化背景下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规律及其动力机制、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优化模式设计。该研究方向现有教授3名,副教授2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人。方向负责人为谢炳庚教授。已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90余篇,出版专著15部。先后获得国土资源部、湖南省、长沙市、湘潭市等8项科技成果奖励。其中,《洞庭湖流域生态功能优化与水土资源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4. 城市地理学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本研究方向以区域为载体,重点研究人地关系协调、生态文明建设、生态伦理学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具体内容包括:城市群一体化建设、新型城市化、城镇体系建设、小城镇建设等方面的理论与方法体系;针对国内外城市群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对城市群发展模式进行系统研究,探索城市群形成发展的途径、机制和规律;结合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实际,开展城市地理学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实践研究,为城市与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推进城市化建设、促进城乡统筹等方面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服务。该研究方向现有教授3名,副教授2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人。方向负责人为朱翔教授。已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18部,主持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组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 分 |
开课 学期 |
授课 方式 |
考核 方式 |
备注 |
A公共必修课程 |
100000000018 |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主义 |
54 |
2 |
1 |
讲座 |
考试 |
|
200000000003 |
博士英语口语 |
36 |
1 |
1 |
面授 讲课 |
考试 |
||
200000000004 |
博士英语阅读 |
36 |
1 |
1 |
面授 讲课 |
考试 |
||
200000000005 |
博士英语写作 |
36 |
1 |
1 |
面授 讲课 |
考试 |
||
B专业必修课程 |
213107050102 |
现代地理信息技术 |
36 |
2 |
1 |
面授 讲课 |
考试 |
|
213107050103 |
气候学研究进展 |
18 |
1 |
1 |
讲座 |
考试 |
||
213107050104 |
土地利用科学研究进展 |
18 |
1 |
1 |
讲座 |
考试 |
||
213107050105 |
水资源科学研究进展 |
18 |
1 |
1 |
讲座 |
考试 |
||
213107050106 |
区域综合开发研究进展 |
18 |
1 |
1 |
讲座 |
考试 |
||
C选修课程 |
213307050115 |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
36 |
2 |
2 |
面授 讲课 |
考试 |
|
213307050116 |
景观格局与过程 |
36 |
2 |
2 |
面授 讲课 |
考试 |
||
213307050117 |
洪灾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 |
36 |
2 |
2 |
面授 讲课 |
考试 |
||
213307050118 |
资源经济学 |
36 |
2 |
2 |
面授 讲课 |
考试 |
||
D培养环节 |
学术活动 |
2 |
||||||
中期考核 |
六、培养环节
1. 学术活动
学术活动占2学分。在读期间,博士研究生应参加不少于10场由学校、学院、实验室、学位点组织的高水平学术讲座;应公开主讲不少于2次有关文献阅读、学术研究等内容的学术报告;至少参加全国性或国际性学术会议1次,并提交由自己撰写的学术论文。
2. 中期考核
博士学位研究生在论文开题前,第三个学期初进行中期考核。具体要求参照《红足—世足球网研究生中期考核实施管理办法》。
七、培养方式
1. 导师负责与集体培养相结合;
2. 科学研究贯穿培养全过程;
3. 强化学术交流制度。
八、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
(1)要求在SCI源期刊上发表1篇论文或 EI源期刊上发表2篇论文,或在红足—世官网确定的A、B类期刊上各发表1篇论文。(2)独立主持1项省部级课题,相当于在B类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独立主持1项国家级课题,相当于在A类期刊上发表论文1篇。(3)独立撰写出版与博士论文相关的专著可免除论文发表要求;合著者本人撰写5万字(含5万字)相当于在B类期刊上发表论文1篇。(4)获与博士论文相关的省部级二等以上科研成果奖1项(国家级奖前5名、省部级奖前3名)或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项(本人排名前2名)者可免除论文发表要求。
九、学位论文
博士研究生一般应在第三学期期末前(每年1月份前)完成开题报告。博士生开题报告的时间与论文盲审的时间间隔不应少于16个月。具体要求参照《红足—世足球网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实施管理办法》和《红足—世足球网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若干规定》。
十、经典书目
1. 汤懋苍. 青藏高原近代气候变化及对环境的影响[M]. 广东科技出版社, 1998.
2. 陈俊. 实用地理信息系统[M]. 科学出版社, 2002.
3. 杨忠芳. 现代环境地球化学[M]. 地质出版社, 2000.
4. 张兰生. 全球变化[M].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5. 徐建华. 现代地理学中的方法[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6. 蔡晓明.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学丛书,生态系统生态学[M]. 科学出版社出版, 2002.
7. 王绍武. 现代气候学研究进展[M]. 气象出版社, 2002.
8. 于连生. 自然资源价值理论及其应用[M].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9. 朱长青. 数值计算方法及其应用[M]. 科学出版社, 2006.
10. 黄秉维. 现代自然地理[M]. 科学出版社, 1999.
11. 蔡运龙. 自然资源学原理[M]. 科学出版社, 2000.
12. 汤国安. Arc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验教程[M]. 科学出版社, 2006.
13. 钱维宏. 全球气候系统[M].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14. 任志远. 城郊土地利用变化与区域生态安全动态[M]. 科学出版社, 2006.
15. 陈泮勤. 地球系统碳循环[M]. 科学出版社, 2004.
16. 周成虎. 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地学计算[M]. 科学出版社, 2009.
17. 王静. 土地资源遥感监测与评价方法[M]. 科学出版社, 2006.
18. 钱乐祥. 遥感数字影像处理与地理特征提取[M]. 科学出版社, 2004.
19. 林振山. 地学建模[M]. 气象出版社, 2003.
20. 杨晓华. 环境统计分析[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21. 张晶. 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22. 赵鹏大. 定量地学方法及应用[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3. 秦大河. 气候变化:区域应对与防灾减灾[M]. 科学出版社, 2009.
24. 马中.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概论[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5. 宋新山. MATLAB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M].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8.
26. Xiangzheng Deng. 土地系统变化动力学与效应模拟[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27. Earth System Sciences Committee NASA Advisory Council. Earth system science A Closer view[M]. Washington ,D.C.: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1988.
28. Keller EA. Environment Geology (8th edition) [M]. Prentice Hall.New Jersey, 1997.
29. Lundgren L W. Environmental Geology (2th edition) [M]. Prentice Hall. New Jersey, 1999.
30. Strahler, Alan H. Physical Geography[M]. John Wiley & Sons Inc, 2001.